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中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中国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庄严承诺。
为探索在境外发行绿色主权债券,财政部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参考国内外最佳标准,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主权债券框架》,现对外发布。未来,财政部将以此为基础在境外发行中国绿色主权债券,丰富国际市场高质量绿色债券品种,吸引国际资金支持国内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持续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财政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在增投入、建机制、转方式上下功夫,直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税收、政府采购、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等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内生动力,促进构筑安全生态格局,积极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01 中国的背景
1. 生态文明建设行动
生态文明建设自2013年以来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把“美丽中国”纳入现代化强国目标。
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 绿色发展的财政支持行动
财政支持通过不断强化顶层设计、健全投入机制和加强资金管理,推动绿色化、低碳化发展。中央财政每年投入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资金约5000亿到6500亿元,五年累计安排支持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的资金近3000亿元,年均增长7%。
02 《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主权债券框架》速览
《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主权债券框架》阐述了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方面的努力和成就,并介绍了绿色主权债券的发行背景、用途、管理、信息披露及外部审核评估等内容。
1. 募集资金用途
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中央财政预算中合格绿色支出,有助于实现气候变化减缓、气候变化适应、自然资源保护、污染防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环境目标。
绿色支出应符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相关要求,包括直接项目投资、项目运营支出、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退税等形式。
2. 项目评估及筛选
项目评估及筛选流程确保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符合定义的绿色支出的融资和/或再融资。财政部负责项目评估及筛选,定期进行评估,遴选绿色支出清单,并根据国家的环境政策、需求及《框架》,确定募集资金投向。
3. 募集资金管理
募集资金管理由财政部负责统一管理,记录绿色主权债券募集资金的使用分配情况。募集资金将分配至中央财政预算支出中的绿色领域,直到募集资金完全分配至相应的绿色支出。
4. 信息披露
年度信息披露将在绿色主权债券存续期内每年发布,直至募集资金全部投放完毕,并在发生重大事项时及时披露。信息披露将在中国财政部官方网站公开发布,包括资金分配信息和环境效益信息。
5. 外部审核评估
外部审核评估由联合绿色发展有限公司及DNV对《框架》是否符合相关绿色债券原则进行评估并出具独立第二方意见报告。财政部将聘请独立第三方机构为年度绿色主权债券信息披露出具外部认证报告。
6. 环境效益指标
- 清洁交通:年度二氧化碳及其他温室气体减排量、车辆纳入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比例等。
- 可持续水资源与废水管理:新增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行政村数量、治理中小河流长度等。
- 生物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环境可持续管理及修复:森林资源管护面积、新一轮退耕还林延长期补助面积等。
- 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新营造红树林面积、完成生态修复总面积等。
- 污染防治:PM2.5年均浓度下降、空气质量优良率等。
- 资源循环利用:推动全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拆解处理量等。
03 热点关注问题
问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主权债券框架》中,募集资金的具体使用形式有哪些?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主权债券框架》中,募集资金的具体使用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直接项目投资:用于支持具体的绿色项目,如清洁能源车辆的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资源保护与修复等。
- 项目运营支出:用于绿色项目的日常运营和维护,确保项目的持续有效运行。
-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将资金从中央财政转移到地方政府,用于支持地方层面的绿色项目,如农村环境整治、水土流失治理等。
- 退税:用于支持绿色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进行绿色生产和研发。
这些形式的使用旨在确保募集资金能够有效地支持绿色项目,实现预期的环境目标。
问2:《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主权债券框架》如何确保募集资金的透明度和合规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主权债券框架》通过多种措施确保募集资金的透明度和合规性:
- 项目评估及筛选流程:财政部负责定期评估和筛选绿色项目,确保募集资金用于符合定义的绿色支出。这一流程确保资金用途的合规性。
- 年度信息披露:财政部将在绿色主权债券存续期内每年发布年度信息披露报告,公开资金分配情况和环境效益信息。这些信息将在中国财政部官方网站上公开发布,确保透明度。
- 外部审核评估:财政部聘请联合绿色发展有限公司及DNV对《框架》是否符合相关绿色债券原则进行评估,并出具独立第二方意见报告。此外,财政部还将聘请独立第三方机构为年度绿色主权债券信息披露出具外部认证报告,进一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 资金管理记录:财政部负责统一管理募集资金的使用分配情况,记录每笔绿色支出的详细信息,包括交易资料、绿色支出类别、募集资金金额、未分配余额及相关绿色支出所属的财政年度等。
这些措施共同确保了募集资金的透明度和合规性。
问3:《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主权债券框架》在项目评估及筛选过程中有哪些具体步骤?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主权债券框架》中,项目评估及筛选过程包括以下几个具体步骤:
- 项目储备制度:建立中央生态环保转移支付资金项目储备制度,规范评估和审核项目入库流程。项目需经过严格的评估和审核,确保其符合绿色债券的原则和要求。
- 定期评估:财政部将定期对项目进行评估,确保其符合国家的环境政策和需求。评估内容包括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期效益和可持续性。
- 遴选清单:根据评估结果,财政部将遴选符合要求的绿色支出项目清单。这些项目将被纳入募集资金的支持范围。
- 确定投向:基于国家环境政策、需求及《框架》,财政部将确定募集资金的具体投向,确保资金用于最需要的绿色领域。
- 审查和调整:债券发行后,财政部将定期审查绿色支出项目,确保资金用途符合《框架》要求,并在必要时进行调整。
通过这些步骤,财政部能够确保募集资金的有效使用和合规性。
附件下载: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主权债券框架
2.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overeign Green Bond Framework
来源:财政部网站,本篇针对全文由生成式 AI 做出的核心摘要和解答,仅作为参考,请以原文为准。图片:Lukas Blazek,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