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新知:下一个十年,数字治理将面临哪些挑战?

未来各国政府将进一步加大与私营部门合作治理力度,持续深化对公私合作治理规律的认识,积极探索行动原则、合作规则、责任分担、技术支撑等新机制新规制,更好地应对数字治理要求。

ev-unsplash
图:ev 文: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湖北分联盟

近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在“2021年中国信通院ICT+深度观察报告会”上发布了《全球数字治理白皮书(2020年)》。这是继2017年以来,中国信通院连续第四年发布数字治理相关白皮书,内容包括全球数字治理的多边框架、双边和区域性机制、私营部门治理,以及全球数字治理展望等内容。

白皮书表示,随着数字全球化的纵深发展,如何更好兼具效率与公平,协调不同治理主体间分歧, 更好推进全球数字合作,既是未来全球数字治理的重要方向,也对我国参与数字领域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提出了新的挑战。

以下为白皮书重点内容节选:

全球数字治理展望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传统治理机制在回应数字经济治理需求中遇到阻力,新规则新秩序仍处建构期。未来全球数字治理将更加直面开放与保守、多边与孤立、发展与安全的权衡与博弈,对未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走向产生深远影响。

▣ 全球数字治理将迎来规则重构关键期

新科技革命拓展了人类思想及行动的新疆域,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数字全球化等领域产生大量规则空白,与全球治理面临的新挑战、 新问题相互叠加,制度供给短缺现象愈加突出。在新冠疫情、经济衰退、贸易摩擦等全球外部环境剧烈变动的情况下,新规则新方略的构建需求更为紧迫。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先后步入数字化转型阶段,纷纷出台数字政策,引领国家对内扶持产业发展,对外争取更大市场, 规则输出意愿增强。当前,以货物贸易电子化、数字鸿沟为代表的治理规则日趋成熟;以数据跨境流动、个人信息保护、计算设施本地化、 数字知识产权、平台治理与中介责任、数字税、人工智能治理为代表的相关规则正在竞争中构筑;以数字货币治理为代表的规则正初露头角。未来国家间在数字治理规则上的竞争将继续强化,全球数字治理将迎 来规则重构的关键期。

▣ 多边治理仍将在探索中缓慢前行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间博弈格局正在经历深刻变革,数字安全、平台垄断、技术壁垒等新问题新挑战日益增多,电子商务、 数字贸易等多边议题谈判进程缓慢,国家间立场难以调和,多边组织频频经历“退群”,使传统多边机制面临危机,有效性受损。尽管如此,国际组织以及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仍然在积极维护多边主义,通过灵活构建联盟、创新多边议程、利用市场工具、以双边促多边等多种 探索,推动多边机制取得进展。未来,全球数字治理多边机制仍将继续面对有效性与普遍性的取舍,开放合作与安全保守的选择,国际共识与单边利益的失衡,对数字治理国际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 双诸边机制仍将是治理规则塑造最活跃平台

与多边主义遭受多重压力进展缓慢相比,双边和区域机制将继续 保持活跃,在跨境数据流动、较少技术壁垒、促进数字贸易等方面产生实际推动作用,并将个人信息保护、数字知识产权保护等“边境后” 规则纳入全球数字治理。在重塑全球数字治理的关键时期,主要国家都在积极构建并推广本国制度模板,力促具体规则形成。美国通过国际协议、自贸区等机制积极扩大各自影响圈,推动自身成为全球数字贸易规则的主导者;欧盟数据保护制度全球领先,GDPR将持续发挥 对其他国家的制度辐射和影响作用;东盟“10+5”RECP的达成将促成全球涵盖人口最多、最具潜力的自贸区,其规则影响力势必随之增强。未来,承载数字治理规则的双诸边贸易协议将持续涌现,治理碎片化恐仍是未来全球数字治理的巨大挑战。

▣ 私营部门和政府间合作有望进一步深化

新冠疫情及其应对使社会更加清楚地看到,以大型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平台掌握着海量数据、先进技术和种类丰富的数字服务,对履行社会职责、提供公共产品、防范公共风险等社会治理活动都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连接产业链和用户等多方主体的纽带,平台和企业依托日益强大的影响力,部分承担起居中解决争议的角色。以国家为主体的传统多边机制面临危机,推动全球治理规则取得进展的努力受阻,而标准组织、研究机构、企业平台等私营部门却可以灵活游走于国际机制间,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新兴领域标准和规则密集出台。可以预见,未来各国政府将进一步加大与私营部门合作治理力度,持续深化对公私合作治理规律的认识,积极探索行动原则、合作规则、责任分担、技术支撑等新机制新规制,更好地应对数字治理要求。

获取《全球数字治理白皮书(2020 年)》PDF文件阅读,还请留言。

2 点赞
0 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