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要素在工业制造、现代农业十二个截面跳出三步舞(附清单)

工业制造已经证明,数据可以把设备故障率、能耗、良品率一次性搞定;现代农业也在证明,数据可以把天气、土壤、病虫害、价格波动一并算清。

undraw_group-project_kow1
出处:数治网综合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数据作为数字经济的源头活水,在信息化的管道上奔流,推动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将为夯实和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对数字中国的整体架设起到融汇贯通的巨大作用。

数据正在改变我国的产业面貌。从 2023 年破冰,到 2024 年放量,再到 2025 年跨界,数据要素在十二条赛道完成了“可用、敢用、好用”的三级跳。故事还在继续,但方向已经清晰:让数据像自来水一样即开即用,让每一次点击都变成普通人可感知的便利和实惠。

01 数据要素的三步舞曲

从陶瓷到油气,从渔船到玉米地,国家数据局推出第三批“数据要素×”典型案例,把沉睡的数字变成可流动的资产,再把资产变成收入。

在这场变化中,记录了工业制造、现代农业的十二个截面。而谁先让数据顺起来,谁就先把机会抓在手里,都在跳着同一支“三步舞曲”。

第一步,聚数。先把散在各处的数据拢进来,建标准、做清洗、设安全闸,让数据“说同一种话”。

第二步,通链。让数据沿着产业链跑起来,四流合一、跨域共享,把原来的“信息孤岛”连成“高速路网”。

第三步,变现。模型、算法、场景一起上,把数据变成融资信用、变成科学决策、变成精准作业,最后变成降本增效的数字收入。

02 工业制造的四个截面

1、陶瓷:链条式信任变成真金白银

佛山众陶联面对的是最传统的陶瓷集群。过去,工厂、供应商、物流、银行各看各的账,彼此不信,于是交易成本高、贷款门槛高、销售通路窄。

2021 年,众陶联用“场景+标准+技术+数据”四件套,把 22 亿条散数据串成一条“交易证据链”:合同、磅单、照片、车架、发票全部上链,AI 交叉验真,银行一眼就能看清企业真实经营。

结果,一年新增 3100 万元数据收入,264 家中小企业无抵押拿到 16.3 亿元贷款,融资成本直降 18%。

图 1 应用场景及平台

2、油气:让“黑金”长出“数字芽”

陕西延长石油覆盖油气煤化电五条链,数据量巨大却彼此隔绝。2022 年,公司先建“湖仓一体”底座,把西安、延安、榆林三地的 2.39TB 结构化数据、760TB 非结构化数据灌进同一个“数据湖”,再配 739 条企业标准,让指标口径一致。

数据能跨域后,第一件事是做孪生:钻井、炼化、管道全部数字化复制,模型一键跑,方案实时出,勘探资料整理时间砍掉 80%。随后,1000 余项数据资源向供应商开放,共享效率提高 76%;720 亿参数大模型再上阵,设备故障诊断提速 35%,汽油调和效率提升 60%。

3、玻璃:“试错成本”变成“模型成本”

玻璃新材料研发慢、试错贵、数据散。中建材玻璃院干脆把实验、生产、运维三条线全部数字化:先建“数字孪生实验室”,再配“智慧建造平台”,最后把工厂变成“智能体”。数据在内部高速循环,外面套上一层实时入侵检测与灾备系统,保证安全。

一条超薄光伏线改造后,机械臂 12 秒下片,AGV 机器人零倾倒,历史数据训练的能耗模型让电耗降 25%,良品率从 82% 升到 95%,研发周期缩短,产线风险降低。

4、特钢:AI 把住质量关

江阴兴澄特钢每天产生小批量、多品种的订单,成分控制难、能耗高。2023 年,工厂布下 50 万个采集点,把 16 道工序、30 多个模型串成“钢轧一体化质量系统”。

合金投料、吹氩、连铸等关键步骤由 AI 实时计算,成分偏差缩小,批次稳定性提高,能耗跟着降。数据先治病根,利润再结果,路径清晰。

03 现代农业的八个截面

1、渔业:休渔执法装上“天罗地网”

中国水科院把全国 10 万艘渔船、140 万船员、1 千余座渔港的 113.5 亿条记录汇成“一张图”,再跑机器学习模型,自动识别渔船作业模式、进出港流量。

五年伏季休渔,系统累计比对 400 亿条船位数据,出具 500 份分析报告,哪条船违规、哪片港拥堵一目了然,休渔秩序肉眼可见地好转。

图 2 渔业渔政数据互联互通标准体系

2、农作物:先看价再种地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建了“全国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先拿苹果试点,再扩展到粮、油、肉等 25 个品种。平台打通部、省、县、企四级数据,汇聚 8 亿条记录,自动清洗、校核、分级,向外提供 600 项指标的实时查询。

农民先价比三家再决定种多少;政府用数据预判缺口,提前调配储备。信息透明了,供需错配就少了,市场波动随之收敛。

3、生猪:给每头猪配一个“电子保姆”

牧原集团用 1.4 万台巡检机器人、3D 相机、红外仪、声音传感器,每天上传 5000 万条猪只数据。AI 把体温、咳嗽、采食、体重变成健康指数,异常自动报警,预警准确率 90%。

疫病早一天发现,就少一圈传染,头均成本降 32.25 元,一年利润增加 6700 万元,养得多也养得稳。

4、肉牛:一条“牛链”串起养殖户

吉林“吉牛云”先让 20 万养殖户、百万头牛全部上网,再把防疫、保险、繁育、交易数据拢到一起。银行通过平台实时看到牛只存活、增重、保单价值,放心发放信用贷款,累计 32 亿元。

政府用数据精准补贴,养殖户用数据选种配种,屠宰场用数据溯源定价。一条数字牛链把政银企农捆在一起,产业规模两年翻一番。

5、果树:脆李变成“数字果”

巫山脆李有 6 万个种植主体,过去靠天吃饭。县里通过建“产业大脑”,把 120 余项、1300 万条产供销服数据装进同一个仓库,再跑 21 个 AI 模型。哪块地缺墒、哪片树要防虫、哪批果该采摘,系统直接推到农户手机。

自然灾害提前 136 次预警,避免损失 1.7 亿元;亩均产值提高 15%,相当于多种 2000 元,数据替农民“看天气、算收成”。

6、玉米:“会种地”升级成“慧种地”

玉米产业链条长,数据散在农户、粮仓、加工厂、交易所。农业农村部大数据中心联合吉林省,先把种植、仓储、物流、消费、政策、预测六类数据汇成 20TB,再针对 10 个生育期、35 个关键环节开发长势监测模型。

平台在 6 个县试点,覆盖 11.3 万亩:农资集采每亩省 36.67 元,农技方案让亩产增 61.1 公斤,线上竞价替合作社多卖钱,增产又增收。

7、水稻:为土地“量身配餐”

七星农场用遥感、无人机、物联网、农机终端同时采“气象、土壤、作物、生产”四组数据,累计 187 万条。再把数据喂给“水稻生长模型”和“三维变量施肥模型”,为每个格田开出施肥处方。

插秧机、无人机自动接收、精准执行,亩均节肥 10%,增产 100 斤,一亩净增 130 元,种稻也进入定制时代。

图 3 数据要素流向图

8、农技服务: 7×24 小时在线

北京农林科学院把 110TB 农业技术、市场行情、病虫害图片全部训练成“农科小智 V2.0”大模型。农民拍照上传,系统秒回防治方案;输入品种、面积,模型自动生成收益测算。线下一体机、线上小程序同步上线,累计服务 10.3 万人,月均访问 7100 次。

04 让数据也成为新农资

数治网曾在《商业银行要让“数尽其用” 从图说数治金字塔 1.0 开始》中提到,数据经由治理和要素化进入全国统一大市场进行资源配置,在人工智能+的推进下形成以创新为主导的新质生产力,从而为开辟未来产业培育全新数字空间和增长动能。

《从沉睡到觉醒!数治金字塔1.0 AI+,一键激活你的数据资产价值也明确,数治金字塔1.0 AI+模型的应用在于推动传统业务向数据+AI双重驱动转型,通过“数据驱动→敏捷运营→数字创新”的递进,帮助组织实现业务效率提升、数据价值变现、风险控制强化。

从佛山陶瓷到东北玉米,从南海渔船到西北油气,数据河流正在把不同产业连成一张网。工业制造已经证明,数据可以把设备故障率、能耗、良品率一次性搞定;现代农业也在证明,数据可以把天气、土壤、病虫害、价格波动一并算清。

下一步,数据要像种子、化肥、农药一样,成为地里常见的新农资。政府继续做好“公共数据水库”,企业深耕“模型工具犁”,农户只管“扫码取水”,数据要素就能在中国大地长出更多的新质生产力。

附:“数据要素x”工业制造、现代农业领域典型案例清单

如需从行业维度​​、区域创新及技术融合与你的同行业对标,锁定可量化指标;或按基座能力分层​​(底层、中间层、应用层)和六大核心能力模块(数据汇聚、处理、流通、应用、运营、安全),检查缺失环节,快速找准差距,生成自己的“数据要素×”能力热力图,请在文末 @老邪 产研共建。

序号 行业 案例简称 核心痛点 数据打法一句话 效果量化
1 陶瓷 佛山众陶联 产业链互不信任 四流合一上链,无抵押融资 3100 万数据收入,16.3 亿贷款
2 油气煤化电 陕西延长石油 跨链数据孤岛 湖仓一体+739 项标准+720 亿参数大模型 勘探效率↑80%,故障诊断↑35%
3 玻璃新材料 中建材玻璃院 研发试错贵 数字孪生实验室→智慧工厂 良品率 82%→95%,能耗↓25%
4 特钢 江阴兴澄特钢 多品种质量波动 50 万采集点+30 个 AI 控制模型 头均成本↓32 元,年利增 6700 万
5 海洋渔业 中国水科院渔船系统 船位分散执法难 全国 10 万艘渔船“一张图” 400 亿条船位秒级比对
6 粮食作物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农产品价格波动大 25 品种、8 亿条数据一站式查询 提供 600 项指标,防供需错配
7 生猪 牧原养猪大数据 疫病发现晚 1.4 万台机器人日采 5000 万条体征 预警准确率 90%,头均降本 32 元
8 肉牛 吉林“吉牛云” 养殖户贷款难 百万头牛全生命周期数据信用化 32 亿元信用贷款,0 抵押
9 果树 巫山脆李产业大脑 6 万主体管理难 1300 万条数据+21 个 AI 模型 亩均增收 2000 元,避损 1.7 亿
10 玉米 吉林玉米全产业链大数据 链条长、中间损耗高 六类 20TB 数据+长势模型 亩产增 61.1 kg,农资省 36.7 元
11 水稻 七星农场数智稻田 施肥不精准 四组数据+三维变量施肥模型 亩增 100 斤,节本 130 元
12 农技服务 北京“农科小智”大模型 专家稀缺 110TB 农业知识多模态大模型 服务 10.3 万人,月访问 7100 次

我们此前在《56个“数据基础设施典型案例”正式发布 一文深度拆解》中,通过行业标杆如医保数据治理、区域样本如八闽贯通底座、央企实践如联通元景平台的三维示范,为《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提供了可复用的实施图谱。

同时,在《100+高质量案例给出“数据-模型-场景”全链路能力示范(附下载)》一篇,从行业和区域创新视角、“数据-模型-场景”全栈链路以及数据全生命周期能力示范三个方面,对名单进行系统梳理、归类,便于能快速识别、复用。


来源:国家数据局,本篇针对全文结合生成式 AI 做出的核心摘要和解答,仅作为参考,请以原文为准。


碎片化学习,上 shuzhi.me !数智有你,一课开启:

  • 升级为数治Pro会员15分钟AI适配个性化学习路径
  • 从真实业务“小而痛”场景入手定制职能模块微课件
  • AI工具、脚本、模板、速查卡片等实战包一步到位
  • AI共创导师+Q小治盒子陪你云上多端随时随地随学

所有课件、题库、问答基于海光认证iDTM+DeepSeek R1应用生成。免改免维云上多端AI透明化终身学习,现在我的台我来站!

更多有关模块课程、配套工具、框架问卷、服务矩阵以及整改案例等数治Pro一站式治理,欢迎扫码入群 @老邪 了解、获取。

一条评论

发条评论

你的电邮不会被公开。有*标记为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