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快速普及的当下,汽车正从单纯的交通工具转变为移动智能空间。行业数据显示,全球车联网市场规模将在2032年突破2.7万亿元,车载屏幕作为继手机、PC、电视之后的”第四屏”,正在催生一个全新的商业生态。上海翌擎智能科技作为车联网领域深耕十年的企业,通过三次战略跃升成功卡位智能座舱千亿级市场。
01 从技术赋能到生态构建
2016年,翌擎科技以云原生技术重构车联网平台,成为大众、长城等车企的技术合作伙伴。这一时期,公司专注于B端服务,为车企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2019年获得腾讯投资后,翌擎科技实现第二次跃升,推出B2C方案帮助车企构建官方APP和用户运营体系。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2023年。随着新能源车用户停留时间延长,翌擎科技开创性地推出”翼擎车娱”游戏平台和”抱幕短剧”,覆盖40万车主。这一B2B2C模式让用户在车内就能畅玩《黑神话:悟空》等3A游戏,或通过车机大屏追剧。
三次关键转型:
- 技术赋能者(2016):以云原生重构车联网平台,服务大众/长城等车企,奠定B端基础
- 用户连接者(2019):获腾讯投资后推出B2C方案,帮助车企构建官方APP和用户运营体系
- 生态构建者(2023):开创B2B2C模式,推出”翼擎车娱”游戏平台和”抱幕短剧”,覆盖40万车主
02 技术突破与商业创新
翌擎科技的核心优势在于:
- 技术落地能力:实现3A游戏《黑神话:悟空》车机流畅运行,延迟控制达行业顶尖水平
- 车企资源网络:与近百家车企深度合作,覆盖从传统厂商到新势力的完整生态
- 商业模式创新:与车企/内容方分成共创,避免高额授权费,快速验证付费模式
这种模式避免了传统的高额授权费,通过运营分成快速验证商业模式。目前平台已积累数万付费用户,证明车载娱乐的变现潜力。
03 未来布局与行业机遇
全球车联网市场规模预计2032年达2.7万亿元。翌擎科技正瞄准这一机遇,未来战略布局计划:
- 生态扩张:对标Steam平台,计划引入更多3A游戏和短剧内容
- 技术融合:探索5G+云游戏、座椅震动/氛围灯联动等沉浸式体验
- 资本助力:启动新一轮融资,重点投入C端业务规模化及AI大模型与游戏结合
公司已启动新一轮融资,重点投入C端业务规模化扩张及AI大模型与游戏结合,其目标是打造车载”Steam”生态,在智能座舱的竞争中占据先机。

04 数治领导力对话:翌擎科技陆维琦
数治网shuzhi.me 独家采访翌擎科技创始人陆维琦,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他到底是如何带领团队提前布局”第四屏”生态,建立起从技术到运营的全链条能力,从而成为智能座舱娱乐赛道的重要参与者?
1、行业背景与趋势
● 市场洞察:全球⻋联⽹规模将突破2.7万亿元,智能座舱成为新战场。您如何看待⻋载娱乐从“附加功能”到“核⼼卖点”的转变?背后的驱动因素是什么?
车载娱乐的重要性正持续凸显,成为智能汽车时代车企竞争的核心卖点。这一趋势的背后,是市场形态、用户需求、硬件基础、技术创新与商业逻辑的全方位变革。
1)市场变革:
智能汽车的普及重构了汽车的核心属性,即现在的汽车已经逐渐演变为“第三生活空间。”在城市,人们的通勤时间逐渐延长、自驾出游的比例增高,用户在车内的时间显著增长,汽车的使用场景更加多元。如何丰富用户的用车时间,提升用车体验?车载娱乐无疑是车企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关键抓手。
2)需求升级:
传统汽车的设计重在驾驶的体验,但智能汽车则讲究“全员覆盖”。很多人买车的目的是为了家庭出行,或是多人通勤,那么同车乘客的用车体验,自然也会影响购车决策。车载娱乐则可以很好地匹配不同人群的乘车需求。爱玩游戏的可以玩游戏、爱看剧的可以看剧,这种“一人一空间”的差异化服务,契合了智能汽车的个性化配置属性,让车载娱乐从“附加功能”变为“核心卖点”。
3)硬件支持:
智能汽车的“硬件协同 + 全域互联”,已经可以实现主副驾驶屏分区管控、前后排屏幕联动、连游戏手柄、连K歌话筒等,让车载娱乐不再局限于听歌、听广播,而是可以玩游戏、看剧、唱K等更多丰富无限的娱乐形式。同时通过“驾驶优先”的设计逻辑, 还能实现娱乐体验与行车安全的平衡。
4)技术创新:
云游戏技术的创新应用,让大型游戏接入车机成为可能。瘦终端、强云端,既减轻了车机负载娱乐软件的成本,同时也降低了用户使用的门槛。“3A游戏不用下载、即点即玩”的运行模式,即是云游戏在车机上应用的典型。
5)商业重构:
车企正在寻找长期的用户增长点,让汽车不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通过软件的运营,持续挖掘用户的价值。车载娱乐的会员制、订阅制模式,以及衍生出的周边产品,都能将车机的娱乐功能从“成本项”变为“利润增长点”。同时在此基础上也能留存更多用户,通过用户运营效果反哺产品升级,从而进一步实现商业变现,完成车载娱乐功能的价值闭环。
● 竞争格局:BAT、华为等科技巨头纷纷布局⻋联⽹,翌擎作为垂直领域企业,如何构建差异化壁垒?
我们始终坚信,技术的终极价值在于解决实际问题,而非单纯的竞争博弈。正是基于这一理念,翌擎从创立初期就积极与各领域头部企业合作,深耕场景化解决方案,精准破解行业痛点和难点。这也是我们发展近十年,能够穿越市场周期、不断创新,从B端服务到B2C直连用户,再到B2B2C生态模式的核心原因,每一次转型的跃升都离不开合作伙伴的支持。
比如,针对座舱生态的聚合性问题,我们全力协助腾讯智慧出行,通过整合腾讯优势内容和服务生态,为车企提供全场景智能车载服务TAI系列产品;针对电池热失控的风险,我们推出动力电池解决方案,通过AI模型对热失控诱因进行监测,从而实现提前告警。
最近,我们还与华为云正式达成合作,成为首批华为云CloudDevice联盟成员。华为全球基础设施计划为“翼擎车娱”提供高性能、低延迟的云游戏渲染能力与算力资源,翌擎聚焦于上层应用生态整合与车企深度定制化服务。
通过双方优势互补,快速适配不同车型座舱环境,高效占领车载屏幕这一“第四智能终端”,共创“云车机”生态。未来,翌擎还将持续扩大技术壁垒,通过硬件联动(如游戏手柄、香氛系统)、内容分润和广告等多元化模式,挖掘千亿级车载娱乐市场的巨大商业价值,巩固行业领导者地位。
当然,作为深耕车联网领域的企业,翌擎“以数据为驱动”的内核始终未变。随着AI 技术的快速发展,翌擎通过AI赋能数据治理完成解决方案的再一次升级。比如AI赋能数字营销,实现更加高效精准的用户运营;AI赋能座舱,实现“人-车-生活”服务智能体。
我们以自身技术深度为锚点、以生态合作广度为延伸,既能持续破解行业新问题,更能与合作伙伴开拓更多发展潜能。
2、企业战略与商业模式
● 三次跃升逻辑:从B端技术赋能到B2B2C⽣态构建,翌擎的转型路径如何精准踩中⾏业节点?关键决策依据是什么?
翌擎自2016年成立以来的发展路径都与汽车行业的变革同频。这中间我们经历的三次关键转型,并非是偶然的“踩中”,而是基于业务实践的趋势洞察、行业特点的分析做出的“精准决策”。
第一次转型是2016年前后国内车联网的规模化落地。我们通过早期项目发现,车企虽然能获得汽车的数据,但是缺乏整合分析能力,导致汽车数据价值未能被激活。于是我们将资源聚焦于车联网场景化应用的开发,为车企定制针对不同业务场景的解决方案,让数据变得有价值。同时,在此基础上我们深耕该领域,沉淀数据资产,将数据“做深、做厚”。这也为翌擎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次转型是新势力车企崛起的窗口期,我们再次洞察到汽车行业迎来了营销模式的变革。新势力车企通过直营模式重构了消费决策链路,我们服务的传统车企正面临这样变化的冲击。如何破局“获客难,转化慢”的困境,我们通过提供直连用户的数字营销解决方案,帮助车企沉淀用户数据,实现从售前到售后全周期的精准运营,提升车企品牌竞争力。
第三次转型就是在近几年,智能汽车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汽车以“随时在线、随时有电、随时自由”的面貌,与消费者呈现更加贴近的关系。市场上的消费形态,让产品不再能只是以“功能满足”为及格线生存,而是要深度触及C端,满足消费者社交、情感等深层次的需求。
基于此洞察,我们启动第三次转型,将业务边界从B端服务延伸至C端价值深耕。这次转型也是基于我们前两次转型(汽车网联和数字营销)的扎实基础,才有底气做出的改变。目前翌擎科技已经拥有了超600个数字化领域相关的项目案例,“实践-洞察-决策”这一逻辑闭环,就是我们敢于转型、成于转型的核心密码。
● 分成模式创新:与传统授权费模式相⽐,与⻋企/内容⽅“共创分成”如何实现多⽅共赢?能否分享具体分成⽐例和合作案例?
传统模式下,车企需支付高额授权费,成本与风险集中;而“共创分成”采用零/低授权费+用户消费动态分成机制,实现车企、内容方与平台的风险共担、收益共享,且合作深度从简单买卖升级为技术运营融合的生态伙伴关系,可延伸会员订阅、虚拟道具等多元变现。
新模式通过“低门槛接入+收益共享+数据驱动”构建四方闭环生态,实现多赢。
- 对车企而言,低门槛投入即可借助差异化游戏体验提升车型卖点,同时通过用户行为数据反哺产品设计,推动从硬件销售向“硬件+服务”订阅模式转型;
- 对内容方,免费适配车机系统解决碎片化问题,依托车企预装实现百万级用户触达,降低获客成本,获得游戏生命周期内的长尾分成收益,并通过场景数据优化产品;
- 对翼擎平台,无需承担内容制作成本,专注技术与运营,从双端获取分成形成多元收入,积累的用户数据为精细化运营奠定基础。
分成比例根据游戏类型、合作深度动态调整,典型范围为:内容方占50%-70%(来自用户内购、订阅),车企占10%-20%,平台占10%-30%(技术服务与运营费用),还可以采用“基础分成+阶梯奖励”模式,提升三方协同价值。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技术赋能、生态整合及精准运营。整体而言,该模式降低了各方合作门槛与风险,创造长期稳定收益,为车载游戏市场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新路径。
更多有关技术实现与体验优化、用户价值与数据验证、未来挑战与生态布局、以及终极思考等回答请留意下篇。
随着5G和云计算技术成熟,车载娱乐将迎来爆发式增长。这场关于车内屏幕的争夺战,才刚刚开始。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来源:上海翌擎智能科技、数治网,本篇结合生成式 AI 做出的核心摘要和解答,仅作为参考。
碎片化学习,上 shuzhi.me !数智有你,一步开启AI透明化终身学习:
- 定制六大职能模块微课
- AI工具实战包一步到位
- 云上多端随时随地随学
所有课件、题库、问答基于海光认证iDTM+DeepSeek R1应用生成。
更多“数字ABC”体系课程和微认证,欢迎扫码测评,添加 @老邪 了解共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