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创企业培育、AI赋能交通新政速读 智慧消费数据枢纽见成效

通过"要素供给-场景赋能-生态协同"三维支撑体系,目标到2027年培育形成万家瞪羚企业、百家独角兽企业的数字经济创新梯队,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核心载体。

undraw_hello_ccwj
出处:数治网综合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数字经济创新型企业培育的若干措施》,系统构建了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支持体系。

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人工智能+交通运输”的实施意见》系统规划了AI与交通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该意见通过“技术-场景-制度”三维联动,推动交通运输从信息化向智能化跃迁,最终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智慧交通愿景。

01 数创企业培育新政解读

《若干措施》通过”要素供给-场景赋能-生态协同”三维支撑体系,目标到2027年培育形成万家瞪羚企业、百家独角兽企业的数字经济创新梯队,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核心载体。

突出亮点在于将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与企业培育深度绑定,形成”以用促建”的良性发展循环。核心内容可归纳为五大战略方向:

1. 精准发现机制
  • 动态培育库:建立国家级数创企业培育库,实施”年度遴选+动态调整”机制,重点挖掘数据驱动型、技术原创性企业
  • 四维遴选体系:组建政府-企业-科研-投资联合专家组,形成”创新能力评估+成长潜力研判+场景适配分析+资本对接”全流程培育链
2. 要素保障升级
  • 数据要素:推进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数据券”降低用数成本,建设行业可信数据空间,鼓励龙头企业开放生态数据
  • 算力支撑:深化”东数西算”工程,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国家枢纽节点优先提供普惠算力服务,使用成本降低30%以上
3. 创新生态构建
  • 产学研协同:推行”有组织科研+有组织转化”机制,建立成果转化服务机构,重点产业领域建设专利池,强化产业链融通创新
  • 场景开放:发布城市级机会清单,推行新技术”首购首用”政策,国有企业需开放测试场景,人工智能企业优先对接
4. 国际化发展
  • 出海护航:通过数博会等平台展示创新成果,建立合规指南服务体系
  • 生态协同:推动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出海,构建跨境数据流通试点
5. 环境优化
  • 金融支持:创新”投贷联动”模式,将独角兽培育纳入创投考核,建立数创企业信用评价模型,优化上市辅导机制
  • 监管创新:推行”沙盒监管”,对轻微违规实施柔性执法,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实现智能匹配直达

02 AI赋能交通新时代

《实施意见》亮点在于既注重前沿技术突破(如具身智能列车),又强调伦理风险防控,形成发展与安全并重的中国式AI交通发展路径。核心内容分为战略目标、技术攻关、场景落地、要素保障和生态建设五大维度:

1. 战略目标分层推进
  • 短期目标(2027年):实现AI在交通典型场景规模化应用,建成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体系,落地智能体应用,打造标志性创新工程
  • 长期愿景(2030年):AI深度融入行业全链条,智能综合立体交通网全面建成,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形成世界领先的交通AI治理体系
2. 关键技术突破方向
  • 基础技术:攻克动态场景感知、精准定位导航、复杂环境决策等共性难题
  • 智能装备:研发智能驾驶系统、远程驾驶座舱、公路夜视监控等道路装备,升级智慧列车、通信信号系统、智能船用设备等载具技术,开发施工机器人、智能摊铺机等基建维养装备
  • 模型体系:构建跨运输方式、全业务场景的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配套数据集与工具链
3. 七大创新应用场景
  • 组合辅助驾驶:在京津冀等区域试点车路云协同,优化ETC设施复用
  • 智能铁路:推广自感知动车装备,完善故障自检测等智能运维体系
  • 智慧航运:建设港口“数据大脑”,开展内河船舶自主航行试验
  • 智慧民航:应用AI优化航班调度,发展低空航空器产业
  • 智慧邮政:实现分拣安检全流程智能化,推广无人配送设备
  • 智能建养:部署桥梁巡检机器人等装备,建立基础设施智能监测网
  • 智慧物流:推动电子单证应用,打造近零排放智慧枢纽
4. 支撑体系建设
  • 算力网络:整合行业算力资源,依托交通枢纽布局边缘计算节点
  • 数据要素:建设国家级交通大数据中心,探索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机制
  • 网络设施:推进5G+卫星通信融合,实现基础设施全时监测
5. 产业生态培育
  • 协同创新:组建交通大模型产业联盟,建设重点实验室
  • 标准规范:制定AI应用安全指南,完善智能驾驶等技术标准
  • 人才培养:在高校设立科教融汇中心,培育复合型AI交通人才

03 智慧消费数据枢纽成效

商务部主导建设的“智慧消费数据枢纽平台”通过创新性架构设计与技术融合,该案例标志着我国商务数据基建进入“智能协同”新阶段,其“全国一盘棋”的设计理念既保障了政策执行效率,又为构建统一大市场提供了数据底座支撑。

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中展现出三大核心价值:

1. 技术架构创新
  • “1+2+3+N”体系: 1个中枢平台集成消费数据,2类技术支撑(大数据+AI),3级核验体系(部-省-企),N个应用场景,实现跨32省数据秒级响应,破解传统政策执行中的“数据孤岛”难题
  • 实时监测网络: 动态追踪全国消费补贴领取情况(4亿人次)及销售数据(2.9万亿元),形成政策效果“数字仪表盘”
2. 协同机制突破
  • 横向融通: 公安(身份核验)、工信(产品备案)等6部门数据互联,构建反欺诈风控体系
  • 纵向穿透: 省级平台数据标准化接入,确保补贴发放精准到市/县层级
3. 经济社会效益
  • 民生服务: 通过智能核验将补贴申领流程从3天压缩至5分钟,惠及中低收入群体
  • 经济拉动: 带动家电/汽车等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激活存量市场消费潜力
  • 模式输出: 形成可复用的“政策-数据-市场”联动范式,为其他领域(如乡村振兴)提供基础设施模板

04 石化行业数字化转型报告发布

《2025年石油和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指数报告》在杭州举办的行业大会上正式发布,该报告基于GB/T 45341—2025标准及6000多家企业诊断数据,系统呈现了石化行业数字化现状与趋势。核心发现包括:

1. 成熟度全景扫描
  • 全行业数字化转型平均指数为68.5(百分制),较2020年提升22.3分
  • 成熟度呈”纺锤型”分布:5A级企业占8%(如中石化镇海炼化)、3A级占63%、1A级占29%
2. 细分领域差异
​子行业​ ​数字化领先领域​ ​主要短板​
勘探开发 智能油田、数字孪生 井下设备远程控制
炼化 全流程优化、设备预测性维护 供应链协同
精细化工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 工艺知识沉淀
3. 关键突破方向
  • 场景落地:智能巡检机器人覆盖率提升至47%,但生产优化类AI应用仅12%企业规模化部署
  • 数据要素:仅19%企业建立数据资产目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成效显著(山东地炼数据交易额破亿)
  • 人才体系:数字化人才缺口达34%,复合型CDO成为紧缺岗位(年薪中位数58万元)

报告建议企业聚焦”三化融合”:

  • 设备智能化(5G+工业互联网)
  • 运营数字化(ERP与MES深度集成)
  • 决策智慧化(构建行业大模型底座)

该成果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企业规划转型路径提供了量化依据,标志着石化行业数字化进入”价值深挖”新阶段。

05 破解数字化人才荒四步法

波士顿咨询(BCG)针对企业数字化人才短缺问题,提出“差异化能力识别-合作伙伴筛选-实施路线图-机制落地”的四步战略框架,核心要点如下:

1. 能力分层战略
  • 差异化能力:聚焦AI、大数据等能构建竞争壁垒的技术,通过内部团队自主开发(如定制化客户分析系统),技术稀缺时优先内部培养,避免外包导致核心能力空心化
  • 非差异化能力:标准化IT服务(如ERP系统)采用SaaS模式外包,节省60%以上成本,基础设施(服务器/网络)全面云化,按需采购避免重资产投入
2. 伙伴生态构建
  • 主供应商+挑战者模式:选定1家核心供应商(3-5年周期),配置1家备选形成竞争压力,细分领域补充AI/数据专家型供应商,形成“3+2”弹性合作矩阵
  • 近岸合作优势:地理邻近的第三方团队更易协同(时区/文化匹配),降低30%沟通成本
3. 人才体系革新
  • 内部造血:重构薪酬体系,针对GenAI等前沿领域设置溢价岗位,通过BOT(建设-运营-移交)模式快速组建团队,6个月内完成能力转移
  • 外部融合:设立供应商管理办公室(SMO),监控外包团队KPI与知识转移进度
4. 实施关键
  • 中央管控:避免业务部门各自为政导致资源分散,由CDO统一决策
  • 敏捷路径:12-24个月完成转型,优先解决数据科学家等紧缺岗位
  • 风险对冲:对核心外包项目保留10-15%内部备份团队,防范供应链中断

该方案通过“战略能力分层×生态化人才网络”,在控制成本的同时破解“既要创新又要规模”的数字化悖论,尤其适合金融、零售等快速数字化行业参考。

  • 专业不对口?简历没亮点?面试总被问“会不会用数据/AI工具”?
  • 想转行没底气?怕被AI淘汰?升职卡在“数据思维”这一关?
  • 招人成本高?新人上手慢?业务增长总缺“数据抓手”?

没有数据驱动,就没有业务增长。数治网院iDigi的“数字ABC”课程体系帮助企业在分析、业务转型及以客户为中心搭建从知识、能力到实用三维升级的闭环。为传统行业插上“数据+AI”翅膀,培养从“听说”到“明白”、“知道”到“做到”、“纸面”到“地面”的复合型人才:

  • A(Analysis)分析:从数据采集到决策分析,打通“人-货-场”全链路;
  • B(Business Transformation)业务转型:用AI重构业务流程,降本增效肉眼可见;
  • C(Customer-Centric)以客户为中心:从流量到留量,打造增长飞轮,让每一个决策直击需求痛点。

我们用对标欧盟EQF的数据+AI素养双效职能微认证,衔接高校学分和行业专业资格,为六大岗位实现H型提升,即深耕垂直“专业深度、行业厚度、创新锐度”的同时,掌握横向AI工具链应用,在人机协作中占据主动,实现个人职场高效能。欢迎文末@老邪 共建微课堂、微学习、微专业,了解更多点击:


来源:中国政府网、交通运输部网站、国家数据局、中信联、波士顿咨询(BCG),本篇针对全文结合生成式 AI 做出的核心摘要和解答,仅作为参考,请以原文为准。


碎片化学习,上 shuzhi.me !数智有你,一课开启:

  • 升级为数治Pro会员15分钟AI适配个性化学习路径
  • 从真实业务“小而痛”场景入手定制职能模块微课件
  • AI工具、脚本、模板、速查卡片等实战包一步到位
  • AI共创导师+Q小治盒子陪你云上多端随时随地随学

所有课件、题库、问答基于海光认证iDTM+DeepSeek R1应用生成。免改免维云上多端AI透明化终身学习,现在我的台我来站!

更多有关模块课程、配套工具、框架问卷、服务矩阵以及整改案例等数治Pro一站式治理,欢迎扫码入群 @老邪 了解、获取。

发条评论

你的电邮不会被公开。有*标记为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