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小治:从全国碳市场建设进展和成效看懂中国方案

有问题来 Q 小治,以下针对报告全文在中国的碳市场机制、体系建设、交易市场以及数据质量等方面由生成式 AI 做出的核心摘要和解答,仅作为参考,请以原文为准。

从全国碳市场建设进展和成效看懂中国方案
出处:生态环境部

碳市场通过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助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全国碳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对落实主体减排责任、实现碳排放控制目标、降低行业减排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全国碳市场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习近平主席要求“建成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全国碳市场包括强制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自愿性的减排交易市场,二者既各有侧重、独立运行,又互为补充,通过配额清缴抵销机制相互衔接,共同构成全国碳市场体系。2023 年以来,国务院颁布实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圆满收官,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市场活力稳步提升,推动行业减排效果逐步显现,以全国碳市场为主体的中国碳定价机制基本形成。

全国碳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受到国内外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生态环境部组织撰写的《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2024)》,旨在介绍全国碳市场建设进展和主要成效,分享相关政策设计考虑和未来发展方向,期待得到国内外社会各界的更多关注和更好支持。报告重点介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制度体系建设、第二个履约周期市场运行、配额分配与清缴、数据质量管理等情况和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以来相关进展,以及全国碳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成效、国际合作等情况,并对全国碳市场未来发展作出展望。

紧跟数字中国建设趋势落政策、学法规、读研报、用标准,有问题来 Q 小治,以下针对报告全文在中国的碳市场机制、体系建设、交易市场以及数据质量等方面由生成式 AI 做出的核心摘要和解答,仅作为参考,请以原文为准。

首先,《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2024)》详细阐述了中国碳市场建设的具体成果,包括:

  • 政策法规体系完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正式施行,形成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政策法规基础框架。
  • 市场活力提升:第二个履约周期市场活力明显提升,交易规模扩大,交易价格稳中有升。控排企业积极履约,配额分配实现盈亏基本平衡。
  • 配额管理与清缴:优化配额分配方案,建立配额清缴管理机制,实现第二个履约周期配额分配和清缴圆满完成。
  • 数据质量管理:强化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实施核算报告核查规则优化和月度存证数据三级联审工作机制。
  • 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正式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发布首批项目方法学,创新数据质量管理手段。
  • 数字化基础设施:建成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注册登记系统、交易系统,实现高效稳定运行。
  • 减排成效显现:企业碳排放管理能力提升,行业减排效果显现,碳定价基础性作用发挥,碳排放统计核算基础巩固提升。
  • 国际合作加强:积极参与国际碳市场机制谈判,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推动全球碳市场机制创新。

这些成果体现了中国在碳市场建设方面的积极进展,为达成“双碳”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

Q 小治: 01 中国碳市场机制有哪些独特之处?

中国碳市场机制的独特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碳市场采用了基于碳排放强度控制目标的配额分配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压实了企业的温室气体控排责任,而且为碳减排提供了激励,显示出碳市场机制的灵活性和适用性。

其次,中国的碳市场是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市场,这体现了其在全球碳市场中的影响力。

第三,中国碳市场包括强制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自愿性的减排交易市场,这两个市场独立运行并通过配额清缴抵销机制相互衔接,共同构成了全国碳市场体系。

第四,通过灵活履约机制,中国碳市场为受困重点排放单位纾解了履约困难,这表明了中国碳市场在促进企业参与和实现减排目标方面的积极作用。

最后,中国的碳市场对全球碳价水平和碳交易机制成效具有重要影响力,为全球碳市场机制创新贡献了“中国方案”。

相关原文:[3][1][4]

Q 小治: 02 全国碳市场体系建设的最新进展是什么?

全国碳市场体系建设的最新进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政策法规基础框架搭建完成,《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颁布实施,形成了涵盖“行政法规 + 部门规章 + 规范性文件 + 技术规范”的多层级制度体系。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圆满收官,市场活力稳步提升,配额分配盈亏基本平衡,配额清缴完成率高。
  • 碳排放数据质量全面提升,优化核算核查方法,实施月度存证和三级联审,开展专项监督帮扶。
  •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正式启动,构建了基本制度框架,发布了首批项目方法学。
  • 全国碳市场数字化基础设施保障有力,建成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优化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上线运行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
  • 企业碳排放管理能力有效提升,行业减排效果逐步显现,碳定价基础性作用初步发挥。
  • 碳排放统计核算基础巩固提升,技术服务体系和市场初具规模。
  • 国际合作不断加强,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双多边进程,推动全球碳市场机制谈判取得新进展。

相关原文:[1][3][4]

Q 小治: 03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第二个履约周期取得了哪些显著成果?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第二个履约周期取得了以下显著成果:

  • 配额分配盈亏基本平衡,符合政策预期。
  • 2021、2022年度配额清缴完成率分别为99.61%、99.88%,较第一个履约周期进一步提升。
  • 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2.63亿吨,成交额172.58亿元,交易规模逐步扩大。
  • 交易价格稳中有升,综合价格收盘价在50-82元/吨之间波动,2023年底收盘价为79.42元/吨。
  • 参与交易的重点排放单位数量上涨31.79%,交易活跃天数明显增加。
  • 通过灵活履约机制为202家受困重点排放单位纾解了履约困难。

相关原文:[14][5][1][8]

Q 小治: 04 中国政府如何通过全国碳市场实现“双碳”目标?

中国政府通过全国碳市场实现“双碳”目标的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通过市场机制促使重点排放单位参与减排,通过配额清缴抵销机制相互衔接,推动企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 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提升碳排放数据质量,确保数据准确性,为市场机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 企业碳排放管理能力:提升企业碳排放管理能力,推动企业采取减排措施,实现减排目标。
  • 行业减排效果:通过市场机制推动行业减排,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 碳排放统计核算:建立完善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为政策制定和效果评估提供数据支撑。
  • 技术服务体系和市场:培育专业的技术服务机构和市场,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服务,推动减排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 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减排。
  • 配额清缴抵销机制:两个市场独立运行并通过配额清缴抵销机制相互衔接,共同构成全国碳市场体系。
  • 政策工具:利用碳市场作为推动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对碳定价发挥基础性作用。
  • 市场活力提升:通过配额分配和清缴、数据质量管理、交易规模扩大等措施,提升市场活力,推动行业减排效果逐步显现。
  • 碳定价机制:全国碳市场形成的碳定价机制,为气候投融资、碳资产管理、配额质押等活动提供了基准价格,促进绿色低碳投资。
  • 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注册登记系统、交易系统等信息基础设施,保障市场的平稳运行和数据质量。
  •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推动全球碳市场机制谈判,贡献中国方案。

相关原文:[1][3][4]

Q 小治: 05 政府提供哪些具体支持帮助企业参与碳交易?企业如何通过碳交易实现低碳转型?

政府为企业参与碳交易提供的具体支持包括:

  • 建立履约风险动态监管机制,及时评估重点排放单位履约风险,定期向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推送有关情况,实现履约风险自动预警。
  • 开展专项帮扶,地方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全面梳理企业配额盈缺情况,对履约困难企业逐个走访,督促尽早制定履约计划,开展专项帮扶。
  • 制定灵活履约机制,为因疫情导致配额清缴困难的企业预支部分配额,对承担重大民生保障任务的重点排放单位引入个性化纾困机制。
  • 举办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培训,实现重点排放单位的全覆盖,建立专家库及时解答技术和政策疑难问题。
  • 通过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制作培训视频,线上培训超过1万人次。
  • 推动碳市场关键问题研究,与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开展项目合作,优化制度设计。
  • 加强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国际交流,探索全国温室气体减排交易机制参与国际航空碳抵销与减排机制的可行路径。

企业通过碳交易实现低碳转型的方式包括:

  • 建立碳排放管理内控制度,超过80%的重点排放单位配备了专职人员负责碳资产管理,并将碳资产管理纳入日常生产经营活动。
  • 评估自身减排潜力和成本,主动采取低碳技术改造、生产流程优化等减排措施,并进行内部碳减排考核。
  • 开展元素碳含量实测,通过碳市场推动温室气体减排,促进能源结构调整,激励先进、约束落后的导向作用更加明显。
  • 利用碳市场的价格信号,调整生产策略和投资决策,以降低碳排放强度和提高能效。

相关原文:[1][3]

Q 小治: 06 全国碳市场体系如何保障交易公平性?

全国碳市场体系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保障交易的公平性:

  • 实施碳排放强度控制目标的配额分配方法,以确保交易的公平性。
  • 严格管控重点排放单位的排放行为,并通过配额清缴抵销机制使自愿碳市场与强制碳市场相互衔接。
  • 强制碳市场和自愿碳市场独立运行,共同构成全国碳市场体系,以支持不同需求的市场参与者在公平的框架下进行交易。

相关原文:[3][1][4]

Q 小治: 07 碳排放核算报告核查中如何确保数据准确性?

为了确保碳排放核算报告核查中的数据准确性,采取了以下措施:

  • 调整了煤质分析报告缺失月份的取值方式,优化了碳排放核算核查方法,减少了需要复杂计算的参数,替换为可直接计量的数据。
  • 要求重点排放单位制订并严格执行数据质量控制方案,明确了碳排放核算关键参数、测量设备和数据缺失处理等要求。
  • 规范了数据质量内部管理制度,加强了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核算能力。
  • 探索开展了烟气二氧化碳排放自动监测技术应用,并在火电、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组织开展了碳监测评估试点。
  • 出台了发电行业专门的核查技术指南,明确了规范流程和必查内容,提出了“查、问、看、验”核查方法,统一了核查尺度和核查任务边界。
  • 实施了月度存证数据三级联审工作机制,建立了“国家—省—市”三级联审机制,实现了全方位、全流程、常态化监管。
  • 组织开展了碳排放数据报告质量专项监督帮扶,对发现问题进行分类处置、制定销号标准,拉条挂账、逐项整改。
  • 持续加强了能力建设,举办了多场培训,建立了专家库,解答了参与主体遇到的技术和政策疑难问题。

相关原文:[17][18][6][5][1]

本文生成自生态环境部组织发布的《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2024)》。

在此声明以上观点和内容,仅代表原作者和出处,与数治网DTZed 无关,如有出错或侵害到相关合法权益,请通过电邮与我们联系:cs@dtzed.com。

在文末扫码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idtzed”,发送“入”直通相关数治x行业共建群、AIGC+X 成长营,@老邪 每周免费领取法规、标准、图谱等工具包。

欢迎先注册登录后即可下载检索绿色低碳等相关标准、白皮书及报告。更多高质量纯净资料下载,在文末扫码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idtzed”,进入公众号菜单“治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