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日,2024年中国责任投资周(2024 China SIF Week)系列活动之一第六届媒体ESG和绿色金融培训顺利举行。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袁媛的演讲主题是资管机构的气候表现,绿色和平气候投融资团队持续追踪中国头部资管机构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进展,连续两年发布了《中国资产管理机构气候表现研究报告》。
一方面,从机构所制定的顶层气候相关政策出发,评估对气候风险治理的理解和实践的现状。另一方面,通过外部数据与信息,来验证资管机构气候政策实际的实施效果。最后她为大家分享了部分金融机构的积极实践。绿色和平通过发布研究报告、与资管机构进行主题研讨、推动政策发展和公众教育等方式,推动中国资产管理机构的气候行动。
中国资管机构的气候表现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重,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资产管理机构的长期投资回报面临气候风险的挑战。这一问题的研究难点在于气候风险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如何将气候风险有效纳入投资决策和管理流程中。现有工作主要集中在气候风险评估和绿色金融政策的研究上,但缺乏对中国资产管理机构气候表现的系统评估。
绿色和平通过主题研讨和数据分析,研究了资管机构在气候风险管理和可持续投资方面的表现。研究采用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资管机构的气候风险治理架构、碳排放核算披露、气候行动计划及信息公开等方面的表现。数据来源包括公开报告、政策文件和市场数据,确保研究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研究选取了中国主要的资产管理机构作为样本,分析了其在七大高碳行业的股权投资分布和可持续主题基金产品的投资策略。通过对2022年和2023年数据的对比分析,评估了资管机构在气候风险治理和可持续投资方面的进展。包括对7家资管公司在七大高碳行业的股权投资分布的分析,以及10只碳中和主题基金产品的持仓和碳足迹。
根据《中国资产管理机构气候表现研究报告2023》,中国资产管理机构在气候风险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研究发现,资管机构重视程度增强,但在将认知转化为实际气候行动方面进展缓慢。股权持仓方面,七大高碳行业的投资总额超过2600亿元,占比8.7%,显示出在这些行业的投资仍较为集中。随着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这些高碳行业可能面临政策限制、市场需求下降等风险,从而影响投资回报。
可持续主题基金产品中,部分产品的“碳中和”主题存在“洗绿”风险,投资策略和命名缺乏严格界定,产品碳足迹披露欠缺。例如,招商碳中和主题A(016350.OF)的高碳投资占比为11.69%,而嘉实碳中和主题A(016568.OF)的高碳投资占比高达80.06%。这可能导致投资者对产品的实际环境效益产生误判,进而影响资产管理机构的声誉和客户信任。
全球ESG投资兴起,中国绿色金融政策推动市场发展,规模增长潜力巨大。2014-2022年间,可持续投资资产占总管理资产的比例显著增长。各国政府和监管机构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推动ESG投资和绿色金融的发展。
例如,欧盟委员会发布了《可持续金融披露条例》(SFDR),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出了关于ESG投资的披露要求,香港证监会则要求大型基金经理披露投资组合碳足迹。这些政策要求资管机构披露其在投资过程中面临的可持续风险和负面影响,从而提高透明度和责任感。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也开始关注企业的环境、社会和治理表现,并将其作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气候风险的潜在影响和披露的重要性
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可能会对投资组合中的实物资产造成损害,从而增加投资风险。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变动、技术进步等因素可能导致市场情绪波动,进而影响资产价格和市场稳定性。资产管理机构如果未能妥善管理气候风险,可能会面临声誉受损的风险,影响客户信任和资金流入。
通过及时、准确、全面地披露气候风险信息,资管机构可以提高其透明度,增强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信任。气候风险披露有助于资管机构更好地了解自身的风险敞口,从而制定更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
随着全球对气候风险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各国政府和监管机构可能会出台更严格的披露要求。提前做好准备并主动披露相关信息有助于资管机构遵守这些规定,避免潜在的法律和监管风险。通过披露气候风险信息,资管机构还可以展示其在可持续投资领域的努力和成果,吸引更多具有环保意识的投资者,从而抓住市场机遇。
气候风险的应对策略
资管机构需要建立专门的气候风险管理团队或委员会,制定相关政策和流程等,将认知转化为实际气候行动,如设定气候目标、披露碳排放信息、制定气候行动计划及信息公开等。这些行动有助于资管机构更好地识别、评估和管理气候风险。
在评估层面,首先需要识别出投资组合中可能受气候变化影响的资产类别和行业。其次,利用风险评估模型来量化不同资产和行业面临的气候风险,包括物理风险(如洪水、干旱等)和转型风险(如政策变动、技术革新等)。再次,通过模拟不同的未来气候情景,评估其对投资组合的潜在影响。最后,对投资组合进行压力测试,以评估在极端气候事件发生时的财务表现。
在应对层面,一是建立和完善气候风险管理框架,包括风险识别、评估、监控和报告机制。二是调整投资策略,减少对高碳行业的投资,增加对低碳和可持续项目的投资,推动被投资企业改善环境信息披露和气候风险管理。三是开发与气候变化相关的金融产品,如绿色债券、ESG基金等,以满足市场需求。四是与监管机构、行业协会、投资者等各方加强合作与沟通,共同推动气候风险管理的发展。
结 语
研究指出,资管机构在气候风险管理和可持续投资方面仍有改进空间,特别是在气候目标设定、碳排放核算披露和制定气候行动计划等方面。通过对南方、银华基金试点基金产品碳核算和博时、华夏基金利用积极所有权改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积极实践案例的分析,展示了资管机构在推动气候行动方面的潜力。未来需要进一步监督投资“洗绿”风险,推动气候目标设定,并促进金融机构自身的低碳转型进程。
来源:《资管机构气候表现观察》,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 袁媛。本篇针对演讲全文由生成式 AI 做出的核心摘要和解答,仅作为参考,请以原文为准。图片:Thought Catalog,Unsplash
在此声明以上观点和内容,仅代表原作者和出处,与数治网DTZed 无关,如有出错或侵害到相关合法权益,请通过电邮与我们联系:cs@dtzed.com。
有数治Pro在手,年费¥999 起落政策、学法规、用标准、推业务、促客户、助招投不再愁,在下方扫码添加老邪企业微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