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京东的一课:敏感个人信息合规从踩雷到标杆落地指南

新国标对敏感个人信息划出了清晰红线,企业处理生物识别、医疗健康等数据时稍有不慎就可能面临重罚,特别是新增的"三项判定标准"和"物理隔离存储"等硬性要求。

undraw_investment-data_frxx
出处:数治网综合

在2025年6月,全国网安标委新发布的GB/T 45574—2025《数据安全技术 敏感个人信息处理安全要求》即将于11月1日施行。这份国家标准为《个人信息保护法》提供了具体实施细则,明确了敏感个人信息的界定标准和安全处理要求,对企业合规和用户隐私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数治网在前一篇《从京东自营店个人信息泄露看合规审计:谁来保护你的隐私?》里写到,《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要求》(TC260-PG-20255A)的出台将有效提升企业合规审计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对落实《个人信息保护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企业应重点关注自动化决策、跨境传输等高风险领域。

而新国标对敏感个人信息划出了清晰红线,企业处理生物识别、医疗健康等数据时稍有不慎就可能面临重罚。最值得关注的是新增的“三项判定标准”和“物理隔离存储”等硬性要求,快来看看你的业务是否踩雷!

一、从”模糊地带”到”清晰红线”

我们从企业最焦虑的三大生死线来说,首先,要注意到,认识不能还停留在身份证、银行卡才是敏感信息,新国标认定当”居住小区+上班时间”能推断独居女性身份时,这些普通信息组合也构成敏感信息。

其次,担心改造拖累业务,如某电商平台也顾虑严格加密会影响促销秒杀性能,但实际测试过后,采用国密算法SM4后,系统延迟仅增加7ms。

最后,恐惧合规成本失控,对中型企业来说,误以为需要千万级投入,但现实方案是用开源工具,加上流程优化,可以较低成本达标。

1. 敏感信息定义更严格

  • 旧规困境:过去企业常纠结“哪些算敏感信息”,如身高体重算不算?职业信息要不要加密?
  • 新规明确:新增三类判定标准,如可能导致人身伤害/严重权益侵害/特殊信息组合,并给出生物识别、宗教信仰、医疗健康等具体清单
  • 典型案例:某健身APP收集用户心率数据被罚,因新规明确“反映疾病风险的健康信息=敏感信息”

2. 合规动作更细化

  • 通用要求:必须取得单独同意,不能藏在用户协议第8条小字里
  • 特殊场景:– 人脸识别:禁止与身份证号直接关联存储; – 支付信息:需设置动态加密+独立访问控制
  • 致命细节:要求与普通个人信息物理隔离存储,混存即违规

二、企业合规的三大雷区与解法

我们再从一则300万罚单的血泪案例说起,在2023年8月,某知名运动健康类APP收到监管重罚,核心违规事实有三,一过度采集,在心率监测功能中,未经明确告知收集用户睡眠时长、情绪波动数据。

二违规共享,将用户运动轨迹提供给广告公司用于精准营销。三防护缺失,用户健康数据存储在普通服务器,员工可随意导出。

因此引发连锁反应,应用商店评分从4.8暴跌至2.3,日活用户一周内流失42%,合作医院暂停数据对接等等。

雷区1:识别漏网之鱼

  • 高危场景:– 用户行为数据组合,如“购物记录+定位轨迹”可能暴露宗教信仰; – 第三方SDK偷偷收集声纹特征
  • 解法:– 用开源工具如Apache Atlas做数据血缘分析; – 每月扫描新增字段,重点排查健康、位置、行为偏好三类

雷区2:告知流于形式

  • 踩坑案例:某APP把”敏感信息使用说明”藏在二级页面,被认定“未有效告知”
  • 正确姿势:– 弹窗设计:分步勾选,如先同意基础信息,再单独弹窗确认人脸采集; – 内容要求:用可视化图表说明数据流向,示例模板见《实践指南》

雷区3:存储防护不足

  • 新规硬指标:– 生物信息必须加密+分散存储,如人脸特征与用户ID分开; – 医疗数据访问日志需保留3年以上
  • 低成本方案:– 中小公司可用MinIO做隔离存储,比商业方案省70%成本; – 用Vault管理密钥,免费版支持自动轮换

三、90天小步快跑达成合规

数治网院iDigi 从数据5A治理法则出发,结合行业特性和人员能力,为你梳理出可落地的决策树、技术架构和实施路线,特别适合需要快速建立合规体系的企业管理人员。

第一步,自查整改(0-30天),组建法务+IT+业务三角小组,用敏感信息扫描工具如DataSunrise全库排查,重点清理超范围收集的面部特征、未脱敏的就诊记录、过度关联的用户画像等。

阶段1:数据地图绘制(1-30天)

  • 全盘清点: – 列出所有收集的个人信息项(示例表格)
数据类型 收集场景 是否敏感 当前保护措施
人脸图像 实名认证 加密存储
购物偏好 行为分析 视情况 未分类
  • 敏感判定: – 三步测试法:① 该信息泄露是否会导致人身危险? ② 是否属于法律明文列出的类型? ③ 与其他信息组合能否推断出敏感属性?
  • 案例对照: – 合规示范:某银行仅存储人脸特征码而非原图 – 典型违规:某社交APP用未加密方式存储声纹

第二步,体系搭建(31-60天),制定含收集、存储、销毁全流程的敏感信息处理SOP,部署同意管理平台如OneTrust、加密存储集群、审计日志系统等在内的三大基础设施。

阶段2:关键改造实施(31-60天)

告知方式

  • 旧模式:长达30页的用户协议
  • 新方案:- 分步骤弹窗,先基础信息,再敏感信息; – 短视频说明,60秒讲清数据用途; – 测试验证,确保90%用户能理解

存储方案升级 – 敏感数据专属方案:

graph LRA[用户端] –>|加密传输| B(API网关)B –> C[敏感数据集群]C –> D{访问控制}D –>|审批通过| E[业务系统]

– 成本对比:

方案 初始投入 年运维成本
商业加密机 80万 15万
开源Vault 5万 3万

权限管控收紧

  • 实施”三权分立”:- 业务部门:只能用数据; – 技术部门:只能存数据;- 安全部门:唯一能解密

第三步,持续运营(61-90天),每月进行合规压力测试模拟监管检查,跟随司法解释调整每季度更新敏感信息清单,年度开展全员红蓝对抗,重点演练数据泄露应急。

阶段3:场景化调优(61-90天)

高频场景解决方案

  1. 用户画像分析:– 问题:需要分析敏感信息但不想违规; – 解法:采用联邦学习技术,数据不出本地; – 成效:某广告公司模型准确率保持92%且合规
  2. 跨境数据传输:– 问题:海外服务器需要调用国内用户数据; – 解法:部署数据出境安全网关; – 工具:网信办认证的白名单产品
  3. 应急响应演练:– 模拟场景:员工电脑丢失含敏感信息; – 必须步骤:① 2小时内冻结账号 ② 72小时内告知受影响用户 ③ 15天内提交整改报告

阶段4:持续运营(91天起)

  1. 每月必修课:– 检查第三方SDK是否有新增采集项; – 扫描日志是否有异常访问记录
  2. 每季必做:– 更新敏感信息判定标准; – 开展员工红蓝对抗演练
  3. 每年必检:– 第三方合规审计; – 数据保护影响评估

四、成效展示:从避坑到反哺业务

数治网院iDigi 推出的《企业敏感个人信息保护全景实战:从5A治理到三维落地》(BAP021),这节微课将带你系统掌握敏感信息处理的要点,从理论认识到实际操作层层递进,帮助企业在合规路上少走弯路。

我们曾在《合规路漫漫:外卖破千万自营却盗用信息在阿里战投平台注册?》一文中揭露,京东外卖业务快速扩张之际,商城自营旗舰店却曝出个人信息违规处理问题,借此希望送一课与刘强东先生。

第一,在技术上,不要盲目追求区块链,某公司花百万仅实现存证,同时慎用生物特征替代密码,必须提供其他验证方式。

第二,在流程上,法务审核不能走过场,某合同因“数据可提供给关联方”模糊表述被罚,也别指望外包商全权负责,核心系统权限必须自己掌控。

第三,在沟通上,对用户的告知不要用“可能”“或许”等模糊词,特别是内部培训要分岗位设计,给程序员、客服的教材完全不同。

案例1:某母婴平台的逆袭

  • 改造前:- 用户投诉率:1.2%; – 付费转化率:3.8%
  • 关键举措:- 在注册流程添加“宝宝信息保护专章”; – 允许家长随时删除成长记录
  • 改造后:- 投诉率降至0.3%; – 转化率提升至5.1%; – 获得”最受妈妈信任平台”奖项

案例2:区域医疗云的标杆之路

  • 实施难点:- 涉及500万份电子病历; – 需对接23家医院不同系统
  • 创新方案:- 开发专用脱敏工具,保留诊疗价值去标识; – 建立医生”信用额度”访问机制
  • 商业价值:- 通过等保三级认证;- 吸引省级科研项目入驻

从最新法规到企业落地路径,我们会用最易懂的方式讲清楚业务安全、合规转型的核心要点,特别是如何平衡效率与合规。

更多自查清单、模板库、整改案例以及配套框架问卷,欢迎在文末扫码加入数治Pro一站式服务群讨论、获取:

  1. 自查清单• [ ] 是否所有敏感信息收集都有单独告知?• [ ] 加密密钥是否每季度更换?• [ ] 第三方合作是否有数据安全条款?
  2. 模板库• 敏感信息告知弹窗文案(含金融、医疗等行业版)• 数据泄露应急预案(含媒体应答话术)• 合规KPI考核表(市场、技术等部门差异指标)

结语:未来监管风向预判

从数治网来看,把国家标准浓缩成企业能立即行动的指南——毕竟在数据安全、合规领域,慢一步可能就意味着退出赛场。

  • 一是执法焦点,从“有没有告知”转向“告知是否易懂”,到重点打击跨境数据违规,尤其涉及基因、医疗数据。
  • 二是技术趋势,数据不出域联邦学习将成为敏感信息分析标配,区块链存证用于自证合规,如记录用户同意时间戳。
  • 三是企业机会,把合规能力转化为市场竞争壁垒,开发轻量版合规工具服务中小客户蓝海市场。

那家被重罚的健康APP,在全面整改后推行“数据透明化”,半年后估值反而增长30%。CEO在年会上说:“那次罚款让我们意识到,用户信任才是最有价值的资产。”

当你的企业建立起超越同行的数据治理能力,你会发现自己获得的不仅是合规达标,更是用户的主动选择、合作伙伴的优先推荐、监管机构的信任背书。在这条路上,早出发一步,就可能领先一个身位。


来源:标准全文 | GB/T 45574—2025《数据安全技术 敏感个人信息处理安全要求》,全国网安标委网站。本篇针对全文结合生成式 AI 做出的核心摘要和解答,仅作为参考,请以原文为准。


碎片化学习,上 shuzhi.me !数智有你,一课开启:

  • 升级为数治Pro会员15分钟AI适配个性化学习路径
  • 从真实业务“小而痛”场景入手定制职能模块微课件
  • AI工具、脚本、模板、速查卡片等实战包一步到位
  • AI共创导师+Q小治盒子陪你云上多端随时随地随学

所有课件、题库、问答基于海光认证iDTM+DeepSeek R1应用生成。免改免维云上多端AI透明化终身学习,现在我的台我来站!

更多有关模块课程、配套工具、框架问卷、服务矩阵以及整改案例等数治Pro一站式治理,欢迎扫码入群 @老邪 了解、获取。

发条评论

你的电邮不会被公开。有*标记为必填。